白衬衫搭黑西裤,脸上带着标志性笑容,远洋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明日前在杭州接受了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媒体专访。深谈从当初单一的地产公司,到以房地产实业为基础的业务多元化、布局全国化投融资集团的历程。
话题开阖之间,勾勒出远洋上市十年的成长轨迹。
他感慨说,上市十年给远洋带来的裨益,更多体现在公司治理的完善与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市十年,权益资本从26亿元到500亿元,这500亿元全靠投资方对我们的青睐。”。
李明对企业管理也更“放心”,依靠完善治理结构,即使他本人不在公司,公司也照常运转得很好。
经过最近三年的架构调整,远洋开始了新的提速。关于未来,李明表示,“将放手让更年轻有狼性的同事去闯,让能够听到炮声的一线人员左右公司业务。”
他说,只要和能力相匹配,远洋就没有规模限制。
在他的侧畔,远洋商业地产事业部总经理丁晖、远洋开发事业部三部总经理贾鹏翔也就商业板块逻辑、开发匠心,地产金融、养老产业、物业等多个话题展开深聊。
500亿融资 1800亿资产
2007年9月28日,远洋以“红筹第一股”身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2008年3月,远洋即被纳入香港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分股,是内地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十强之一。
“我现在发现,日常的工作其实不需要我的参与,需要的是制度。”李明说,上市十年,远洋在公司完善制度治理方面成长很快。
李明表示:“上市对于远洋来说不仅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变革,使公司从简单的环境走向了更广阔的环境。上市后,远洋才可以说具备了从北京区域性公司转型为全国性公司的基本条件。”
登陆资本市场之初,远洋的总资产约为377.6亿元,土地储备仅有890万平米,区域布局刚刚起步,仅限于北京、天津、大连等环渤海城市。
李明说,上市十年远洋的权益资本从最初的26亿元,如今已经增长到了500亿元。2017年远洋中期业绩报告则显示,其总资产已经趋近于1800亿,和刚刚上市时期相比,增长近376%。土地储备也实现大幅度增长,目前已达到约3003万平方米。
在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李明表示,远洋今年的销售目标或将提高到700亿,2018年的销售规模也将突破1000亿。对于以住宅开发为主业的远洋集团来说,千亿之约的实现,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规模与体量优势。
只是李明对规模并没有表现出苛求,他说,“远洋没有规模限制,只要和能力相匹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会加快开发主业以外其他各个单元的发展。”
让60后去研究90后、00后的市场 赔率太大
“远洋的五元业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提到远洋的有限多元化,李明由衷地流露出自豪:“就比如远洋的房地产金融,目前资产管理规模达500亿元,正向100亿美金迈进。100亿美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能在任何市场上都是个人物。”
远洋在上市后的十年间陆续圆满完成了第二步、第三步发展战略,现已进入到第四步发展战略期,逐步实现了依靠单一住宅开发业务向以房地产实业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业务全面拓展的转变。
住宅开发业务从2007年上市时仅进驻了五个城市到如今实现对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成渝五大城市群以及其他重点地区的涵盖,完成了全国性布局,拥有100多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项目。营业额从2007年的57.5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345.51亿元,增幅超过500%,利润不断走高。
远洋商业作为业务品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综合体、写字楼等持有型物业在北京、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全面开花;先后开业运营的北京颐堤港、未来广场、成都远洋太古里、上海东海商业中心等项目,均已成为当地名片,此次开业的杭州远洋乐堤港,已经是第10个大型综合体项目,也是远洋首个独立运营的大型综合体。
2017年中报显示,2014年-2017年远洋基金管理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已超过75%。资产管理规模达500亿元,其中不乏中国华融、首创钜大、中国物流等潜力型资产,为远洋未来的战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为远洋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养老产业飞速发展。自2010年业务破冰开始布局养老产业,通过数年的发展,远洋目前在全国布局与产品线扩展方面正进入加速期。李明表示,2020年业务规模将增至20000张床位,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亿元。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