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7年,楼市调控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春节后至“两会”期间,北京、石家庄、南昌、青岛、长沙、广州等核心一二城市,以及环北京、环上海等区域内三四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频发。
这是继去年10月份全国核心一二线楼市调控之后第二次集中出台楼市调控措施。从市场量价发展节奏来看,由于各级政府调控从严执行、供应端预售许可证的从严审批、部分投资客退场,上半年全国核心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成交表现已经“量跌”,此时,由于房企资金面仍然没有压力,实质性大范围降价难以出现,因此,上半年整体表现为“量跌价稳”;进入下半年,由于上半年“量跌”有了销售业绩的损失,下半年开发商必然会“保量”,因此,在“保量”及冲刺年度销售指标、资金兑付压力等驱动下,下半年市场表现特征为“以价换量”冲业绩。
从8月前后市场反应来看,有4个现象或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
1、尽管还有部分房企坚守自己心理预期的房价,但是到了下半年,市场下行的趋势已经导致部分房企撑不住了,开始主动放弃“底线”,开始主动适应政府的指导价格措施积极跑量。据笔者调研,预计四季度至明年年初,处于回款目标压力、资金兑付压力等因素,更多的房企会房企自己的价格“底线”,寻求“降价”,甚至有的企业会因为资金兑付压力而主动降价。
2、核心一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也进入观望状态,买卖双方进入新一轮的市场博弈。由于置换房屋的需要,二手房上家挂牌价格开始松动了,部分下家买房也进入观望状态,进而影响新房市场。
以一线城市的上海为例,由于上海新房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置换型为主的市场,由于二手房市场今年以来步入调整期,下半年还会进入新一轮的市场博弈,甚至步入“有价无市”的状态,也就意味着新房市场置换的动力大幅降低,二手房的市场变化进一步影响新房的市场,导致新房市场交易量陷入低谷期,这样,倒逼新房的价格开始出现松动。
3、当前房地产市场并购谈判暗潮汹涌,有的企业为了剥离不良资产,有的企业因为资金兑付压力加大,有的企业是为了调整市场布局。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资本市场环境大幅收紧,销售渠道回笼资金遭遇政策而瓶颈的下半年,市场透露出的房企资金兑付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下半年势必成为楼市深度调整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