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8月4日发布了《2016年度35城商品房供求关系专题研究》。报告基于过去一年的历史数据,对2016年全年全国35个重点城市供求关系及去库存压力进行测算。综合指标测算显示,2016年全年厦门去库存压力将最小。从板块来看,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去库存压力将较小。
该综合指标基于三个分指标计算得出:过去一年的商品住宅供求比、商品房期货存销比、商品住宅现货存销比。其中商品住宅供求比衡量的是各城市的供求关系,商品房期货存销比衡量的是已出让土地的潜在去化速度,商品住宅现货存销比衡量的是取得预售证的商品住宅销售速度。将这三个指标赋予20%、30%和50%的权重,最终计算出综合指标并进行排名,用于预判和比较2016年35城商品房供求关系状况。
综合指标大于1.0。包括9个城市:呼和浩特、海口、乌鲁木齐、兰州、太原、沈阳、西宁、西安和长春。此类城市的供应水平较高,相比之下市场成交规模较小,供大于求的情况比较突出,2016年房价难以强势。
综合指标大于0.7,且小于1.0。包括15个城市:天津、银川、大连、长沙、重庆、哈尔滨、青岛、南宁、贵阳、宁波、成都、石家庄、昆明、福州和北京。此类城市供大于求的情况不太严重,其中少数城市供求基本平衡。
综合指标小于0.7。包括11个城市:杭州、厦门、济南、广州、武汉、郑州、上海、深圳、南昌、合肥和南京。此类城市供应规模不算太大,市场去化能力相对较强。供求基本平衡,当然也有部分城市供不应求。2016年房价比较强势。
同时,报告基于35个重点城市进行板块分析。按照供求结构综合指标排名,也即去库存的压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其中,西北地区值最大,供大于求的状况最明显,去库存压力最大;而华东地区值最小,供求关系比较平衡,去库存压力最小。
查阅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近三年的《35城商品房供求关系专题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华中地区的排名最稳定,近三年的排名都稳居第二位。《2016年度35城商品房供求关系专题研究》认为,华中地区包括了武汉、郑州和长沙三个城市。从2016年的排行中可以看出,华中地区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对小。其中郑州、武汉两市排名基本处于下游位置,说明这两个地区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并不大。相对来说,长沙的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相对要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近三年的排行榜来看,华中地区排名较稳定,同时去库存压力相对要小,这将提高此类城市的投资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另外,对于未来此类城市的投资,可以结合“八横八纵”高铁网络规划等因素。随着郑州、武汉等陆续建成综合铁路枢纽,未来此类城市的投资机会将增加。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