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房奴的代价:透支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晚年

来源:  service 北京房掌柜  2012-12-01 08:25:00阅读量:16646
[摘要]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年代的年轻人像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如此悲催。他们买房遇到了历史上房价最高的阶段,也遇到了关于买还是不买历史上争论最激烈的时候。有的人为了做房奴而努力,有的人庆幸自己终于坐定了房奴,有的 ...

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年代的年轻人像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如此悲催。他们买房遇到了历史上房价最高的阶段,也遇到了关于买还是不买历史上争论最激烈的时候。有的人为了做房奴而努力,有的人庆幸自己终于坐定了房奴,有的人为此透支了青春和对未来的梦想,有的人顺便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做房奴似乎是这代人不可逃避的命运,那些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不做房奴又能怎样?现在做房奴,才能避免后代不再做房奴。做房奴,是这代人必付的代价。

终于挤进了房奴的行列

11月15日,潍坊市冬季正式供暖的第一天。郭栋材一大早醒来,起身摸了摸床尾的暖气片后,又甜蜜地钻回温暖的被窝。这是他搬进新家后的第一个冬天,供暖比想象中的要好,他觉得很幸福。

2011年年底,郭栋材拿出工作后攒的几万块钱,加上从父母那里“啃”来的十万块钱凑了个首付在潍坊市区北宫街上买下了他在这座城市、也是他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郭栋材告诉记者,交完首付的那一刻,他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房子有了,可从此也就背上了近三十万元的债务,但有了房子就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经过几个月的非毛坯,今年十月份郭栋材喜迁新居,搬了家后,他时不时地就约同事、朋友到他家吃饭打牌。郭栋材说,当年租房子住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买了房子的同事,每次有人在办公室里炫耀自己甜蜜的小日子,他就暗自下决心,总有一天他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而这一天终于实现了,他终于光荣地挤入了房奴的行列。

不过,郭栋材却说,一开始他并不是买房主义的拥趸者。有一段时间他特别挺韩寒的一句话:“我的女朋友逼着我买房,我就送她2个字:滚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想法慢慢动摇了,身边的同事陆续买了房子,而自己也到了谈婚论娶的年龄,房子就成了难以回避的问题。而最终坚定郭栋材买房决心的还是他的父母。郭栋材说,他的父母都在农村,他们那个年代房子根本就不是问题,可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对房子的概念变了,农村的房子再大都不算房子,而城市里的房子再小也算有房。为了方便儿子找对象,两位老人还是拿出攒了一辈子的钱支持儿子买房。

完全不像中国的第一批房奴,至少有人发了横财,郭栋材觉得自己这一代人似乎正好处在一个悲催的年代。房价是最高的时候,有人劝你别买房,房价迟早会降,又有人劝你赶紧买,不然以后更贵。郭栋材想不了那么多,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他算了算照现在的工资水平,他得20年后才能还完所有的贷款,可谁又能预料二十年后,哪怕是十年后的事情呢?

“就安心做自己的房奴吧”,郭栋材安慰自己。好在他有一份眼下还算不错的工作,每个月4000元左右工资,近2000元的房贷,毕竟在潍坊这种三线城市,这样的生活标准也糟不到哪儿去。

郭栋材并不后悔买房的决定,因为连他的偶像,那个当年豪言壮语的韩寒也未能免俗地成了房奴。在郭栋材看来,在潍坊当房奴,要比在上海当房奴幸福多了。

可是,郭栋材买房子的事却一直被他在房产行业工作的哥们宋志斌鄙视着。

宋志斌是郭栋材的发小,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的他却是一个拒绝买房主义者。当郭栋材托他找关系买房优惠优惠的时候,宋志斌非常鄙视地说,就是你们这些傻子推高了房价。

必须付出的代价

工作已经十年的宋志斌至今仍然租住在潍坊市区的一间小公寓里。经他手卖出去的房子有数百套,但他却从不考虑为自己买套房子。

宋志斌所在的公司负责潍坊好多个楼盘的销售,这几年婚房逐渐成为一个主流。宋志斌发现,现在买房子的99.99%需要按揭,买房子的90%在25-30岁之间。根据宋志斌的统计,只有不足5%的人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的资助买房的。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家里早在他几岁的时候就为他准备下几套婚房。

有一次,宋志斌接待了一个大款,这个人来给他的儿子和老婆买房子,他原本以为这个大款的孩子没有20也有18了,后来发现他儿子刚满月,老来得子,想买一套房子庆祝一下,宋志斌本来担心他儿子太小无法办贷款,没想到这个大款倒是替他们着想了,两套房子120万一次性全款付清。

可宋志斌遇到的大款还是少数,买房者中多数还是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他们没有多少钱,可他们在买房的问题上却表现得尤为迫切,这让宋志斌一直很费解。

为此,宋志斌专门研究过邻国日本的青年。宋志斌发现,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但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也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可是中国青年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安个家安心稳当地过生活,不惜借贷做房奴。当然,这只是一个社会上流传已久的原因。宋志斌还发现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问题,那就是,这个社会普遍认为,谁有房,谁就是有为青年,没有房,就没出息,现在为数不少的女士、以及家长对年轻人的评价标准大抵如此。

可郭栋材却不以为然。他觉得,每个时代的社会价值标准都会有所不同,为了适应这样的标准,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付出代价,他觉得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选择的人就是那些付出代价的人。

又有什么办法呢

宋志斌依旧坚持自己不买房的信念,在同龄人圈子里他是个另类。尽管大多数人不理解他的想法,但他总在试图揭穿一个秘密。在研究改革开放的经济现象时,宋志斌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舆论引导经济的秘密。

宋志斌向记者例举他的证据:在上世纪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所以,在上海即使安一部电话5000多,也有很多人排队去买。图的啥?身份,面子,潮流!媒体舆论引导之。现在座机5000元?笑话,白送都未必有人要。

上世纪70年代结婚“三大件”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到了80年代则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涨船高了,更新成电脑、空调和摩托车。如今,结婚“三大件”被默认成房子、车子和票子。每一个时代的商品工业的大发展,都会随着舆论引导。不引导谁去拼命买彩电,洗衣机,不引导这些海量生产的产品卖给谁?昔日昂贵的电话,冰箱,彩电,现在说起来是不是不值得一提?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而现在,舆论则在引导大家买房子,时不时制造一些房子稀缺、房子涨价之类的舆论氛围,于是尽管房价越来越高,人们仍挤破头地去卖,这跟当年排队买电话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宋志斌乐观地认为,房地产的好日子就快结束了。因为,做面粉的,卖鱼的,做鞋的,捣鼓蔬菜的,都涌入这个行业,疯狂买地,疯狂建房。不争的事实是,房子越来越多了,按照价值规律,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现在社会独生子很多,再过10年,最简单的估计:自己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两口还有1套房。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这个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买房子的人少了,房子就不会涨了。

所以宋志斌认为,房子永远上涨论,是绝对谬论,照现在的疯狂速度,用不了20年,甚至15年,房子就悲剧了。

可这样的结果,郭栋材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十年、二十年的事对他来说实在太遥远了,重要的是当下,重要的是,他的父母没有房子,他不是那个二十年后可以坐享其成的独生子。年轻人买房,确实透支了短暂的青春和对未来长久的想象力,有很多人还透支了父母的晚年。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对郭栋材来说,他们做房奴,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后代不再做房奴而已。(记者 蔚晓贤)

(齐鲁晚报 蔚晓贤)

分享到:
责任编辑:service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中国建筑近期累计获得多个重大项目 累计合同金额388.2亿元
  2. 2城建联手南山11.9亿摘北京顺义仁和地块
  3. 3戴德梁行获居然大厦租赁代理权
  4. 4保交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要任务
  5. 5深圳二手房跨行“带押过户”业务落地
  6. 6金融街赵鹏辞去副董事长等职务
  7. 7北京首套房贷款比例最低20%
  8. 8万达全额出质快钱全部股权
  9. 9北京发布城市更新新规:95%业主同意即可启动房屋征收程序
  10. 10金科股份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

新闻推荐

  1. 1戴德梁行获居然大厦租赁代理权
  2. 2万达全额出质快钱全部股权
  3. 3城建联手南山11.9亿摘北京顺义仁和地块
  4. 4深圳二手房跨行“带押过户”业务落地
  5. 5碧桂园收到港交所复牌指引
  6. 6中国建筑近期累计获得多个重大项目 累计合同金额388.2亿元
  7. 7金融街赵鹏辞去副董事长等职务
  8. 8北京发布城市更新新规:95%业主同意即可启动房屋征收程序
  9. 9金科股份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
  10. 10北京首套房贷款比例最低20%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