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京版“国五条”细则中明确,将继续完善土地出让方式,通过“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增加自住型、改善型住房的土地供应。今年6月,国土部发布通知,要求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供应商品住房的用地前,要按照本地区向社会公布的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以及拟供地所在区域的房价地价水平,合理确定出让底价的控制区间。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做法即去年北京出台的“限房价、竞地价”措施。
观点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
“限房价、竞地价”需要系统的配套措施
“限房价、竞地价”初衷虽好,但是这一模式能否达到调控房价,满足夹心层住房的愿望,需要一系列的监管、分配措施。由于该模式的地块价格较低,它的质量如何保证,如何让开发商有参与的积极性,此外,项目入市后的分配,买了该类产品的购房者资质如何审定,项目后期如何转让等等一些问题都需要详细、公开透明的政策保障,否则“限房价、竞地价”效果将大打折扣。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
从二元到三元将是北京调控最关键转折点
中国以及北京的楼市调控机制一直是二元制,也就是保障房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商品房解决其他需求。但目前整体市场上,虽然经过几年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但整体保障房的供应量依然低于实际需求,而且政府压力非常大,这种模式更多是香港的楼市供应模式。逐渐的新的可能性模式出现了——新加坡模式,对保障房建设根据收入水平进行分类管理,三元制的土地出让模式是必须之举。三元制可以很好地解决土地升值再收益问题,政府也可以有持续的收益提供公共服务,其次,可以解决好高房价,大量提供中低价房源,第三,缓和房价压力,稀释高房价影响。
东亚新华营销总监贾玉鹏:
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要求高
北京目前还是在试点限房价竞地价的出让方式,试探性地推出几块按照这种方式出让的地块,看看市场和开发商的反应,如果反应好,下半年将继续推行。不过,因利润空间有限,不少开发商并不积极,这种出让方式对房企的成本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上市企业以及一些国企等可能会不太感兴趣,但对于东亚新华地产这样的企业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好事,东亚的成本控制比较严格,在北京激烈的拿地竞争下,通过这种方式拿地是可行的。
疑点
低利润率如何解决?
在不少专家看来,“限房价、竞地价”措施既能让高价地难再出现,又可以改变市场追高的预期。然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限定了房价而竞争地价,对于开发商而言,利润空间就被锁定了,这种类型土地净利润也在3-4个百分点点左右,而上市房企2012年的净利润率普遍在18%上下。面对如此悬殊的反差,如果各地真的大规模推行限价房系列用地,那么开发商仅仅靠控制成本,能否弥补两者巨大反差。如果这种出让方式成为趋势,开发商是否能适应从“暴利行业”回归“普通利润行业”的落差?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