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北京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十大经济学家解析房价:降价误读 稳价才是真目标

来源:扬子晚报  王 烨  2013-04-22 09:33:00
[摘要]自今年3月1日国家出台20%个税严格开征、扩大限购等杀伤力巨大的新规之后,房地产就成为都市里最热门的话题。然而与以往历次调控的迅速落地不同,除北京积极行动之外,其他城市的地方细则实质性内容都不多,这一 ...

  自今年3月1日国家出台20%个税严格开征、扩大限购等杀伤力巨大的新规之后,房地产就成为都市里最热门的话题。然而与以往历次调控的迅速落地不同,除北京积极行动之外,其他城市的地方细则实质性内容都不多,这一动一静为何反差巨大?20%个税严格开征后,北京一位卖房人却将28万元税款悉数转嫁给买房人,调控会不会成为涨房价的诱因?昨天,十位重量级经济学家对房价、个税、房产税等众多热点话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

  热点之一 房价

  十年九调,房价为何还是往上走?

  有媒体统计,从2003年起到2013年的“国五条”,国务院常务会议10年来9次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房价却一直走高,房价为何像难以驯服的野马,总是管不住?房地产市场调控该如何吸取教训,避免走回过去的老路?

  降房价是误读,稳房价才是真目标

  贾生华认为,其实老百姓和媒体对于房地产调控有一个误解,调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让房价降下来吗?实际上不是这样。这10年来,所有的文件出台都是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或者稳定房价。房价合理回归的提法并没有出现在文件里面。包括今年的国五条都是说要稳定房价的目标。有人因此称,这不是降房价的目标,这是涨房价的目标,这反映了一个理解上的偏差。实际上国家目标本来就是要稳定房价,不要让它过快上涨。能做到这一块,就已经很不错了。

  房价难降是房地产的责任太多

  为什么房价难降,专家们认为原因很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在抗击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海啸之时,房地产都起到了“救经济”的作用。陈东琪认为,客观地看,房地产至少有四大功能。一是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的投资量非常大,对拉动宏观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二,房地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功不可没。第三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货币投放量是很大的,房地产分流了一些资金,使之不进入商品消费领域,对控通胀、稳定CPI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第四,房地产对财政的贡献很大。

  儒家文化导致人们对房子有特殊情结

  房价为什么不理性,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刘桓认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文化传统。“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中国人对房地产有特殊的情结,和欧美不一样。纽约人比北京人有钱得多,但纽约的住房自有率是41%,北京是86%。不仅中国,凡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高。比如两岸四地,还有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等。日本房地产最高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把东京卖掉可以买整个美国,把日本卖掉可以买八个美国,美国像牛那么大,日本像蚕那么大,一条蚕可以买八头牛,没有泡沫才怪呢。”

  经济增速放缓时,房价就会跟着降

  房价难降,但是不是真的不会降呢?专家们认为也未必。陈东琪认为房价下跌有三次:第一次是1989年、1990年,经济下去了;第二次是2008年、2009年上半年,经济也下去了;下一次他估计是在2018年,经济增速会回落到6%以下,房价自然下跌。“不要想在经济上升的时候去降房价,CPI上涨,人民币币值上涨,土地价格涨,什么都在涨,你让房价下跌可能吗?”

  热点之二 调控

  本轮调控是“最严版”还是“温和版”?

  3月底,有30多个城市公布了 “国五条”实施细则。然而,细心的人们发现,不少城市的落地政策都是微博体、“一句话调控”。除了北京等个别城市之外,“国五条”的20%个税、扩大限购等严厉措施在各大城市均未得到实质性实施,“国五条”会不会遭遇“软着陆”?

  房地产的泡沫总有一天会破掉

  刘志彪认为,从各地的国五条细则能看出一个现象,不少地方并不是真正想调控房地产,“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使得其既是调控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包括这次实施细则都是温和的,还没有进入真正的调控。只是把价格增长的势头缓一点,银行也好,地方也好,拥有房产的人,大家都高兴。但是这个游戏玩不长,总有一天房地产的泡沫要破掉。”

  一把钥匙难开调控之门

  裴长洪形象地说,目前政府希望调控是一把万能钥匙,来打开稳定楼市的大门。可这把锁有很多锁眼,有的是机械的,有的是密码锁。市场主体利益多元化,有房的人,没房的人,政府,开发商,就导致了预期的多元化。影响市场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有文化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价格因素,非常复杂。从国五条出台的背景来看,应该是政府希望将房价压一压,但政策设计时有没有详细论证?会不会忽略掉别的因素?比如说假离婚的问题有没有考虑到?会不会因为仓促出台,而遇到一些抵触,导致执行不到位?

  调控要管住土地和钞票

  沈明高指出,调控要有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货币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过去十年房价涨幅这么高,跟大量资金的投放和货币流动性宽松是有关系的,因为钱会跑到楼市,从而推高房价。”其次是民间投资渠道要增加,“政府打击房地产的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但百姓的钱放在什么地方,放银行吗?”此外,一个国家对于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跟创新能力成反比。“如果我们真正实现房地产调控,经济马上就会放慢,再搞一个刺激计划吗?”提高了国家的创新能力,自然会减轻对房地产的依赖。

  吴柏钧也建议“政府管两段”,除了把钱管好,还要把土地管好。

  建议中央管考核,地方管调控

  对于调控,专家们建议还是要多用市场的手段。王洪卫指出,“真的要调控,我建议中央政府负责市场机制的建设,调控的落脚点要变成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给地方定考核目标,地方政府来具体实施调控。”他认为,全国各地的楼市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北京、上海的户均住房是0.8套,但全国平均户均已经超过了1套,三四线城市可能达到1.05套。城市的供需状况完全不一样。全国一刀切已经做不到了。让地方政府在中央考核前提下,分化调控的措施,是比较合理的。

  热点之三 个税

  20%个税,会不会成涨房价的诱因?

  20%的个税被称为是史上最严厉调控措施,但是争议也从未停止过,既有对政策合理性也有对其可行性的质疑,目前除北京真正严格执行外,大部分城市仍在观望。20%个税从技术层面上是否可行,全面推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导致二手房的崩盘?

  现在开征还不是时候

  对于20%个税,与会专家们多不看好,认为这一征税方式虽不是新事物,2006年就已经提出,但一直搁置。现在重新执行,一方面是有没有必要,另外,能不能起到调控的作用也不一定,有可能因增加成本转而推高房价。

  吴柏钧以烤鸭做比喻,他认为20%个税不是不能征,但是“太早了”。“中国老百姓私人财富的比例还是太小,就像一只不太肥的鸭子,烤一次还可以,不会焦,但是三次就不行了。个人所得税到底是什么目的,政府其实还是没太想明白。”

  买卖环节征税容易被转稼

  刘桓认为,所得征税20%,其实严格说起来不可怕。“因为所得税是在买卖环节当中实现,所以这个税是可以转嫁的,就是你付还是我付。看到媒体上说,北京首次实行史上最严格的政策以后,有人交税了,交税结果是经过双方协商,是由买方承担,因此这个税收毫无疑问就变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了,很多经济学家说十年九调,房价越调越高,所有加在交易环节的税收最终都会变成房价上涨,这是我们几十年来,搞中国房地产调控一个基本的教训。”

  热点之四 离婚潮

  调控为何总跟婚姻“过不去”?

  3月以来,二手房交易爆棚引发各地离婚率急剧上升。有人认为,20%个税今后若严格开征,最简单的规避方式就是假离婚,以达到满五年唯一住房免征税的目的。而北京的单身禁购二套房,则有可能推高结婚率。甚至有人认为,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冲击下,婚姻的神圣感已经大大降低。为何结婚离婚变成了化解经济问题的最简单方式?是政策本身有瑕疵,还是执行的环节有漏洞?调控为何总跟婚姻“过不去”?

  婚姻和财产制度自古就分不开

  刘志彪表示,宏观调控采取微观措施,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作用。老百姓是很精明的,他总能找到规避的办法。“如果你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做经济调控,一定会诱导家庭发生变化。比如有的国家按照家庭收税,结果就出现大量不结婚只同居的现象。再比如,前苏联曾经考核锅炉的生产。最早是用吨来考核,结果生产出来的锅炉很重。后来改按个,结果造出来的就很小,又不行。改成按照体积来考核,结果就生产得很大。”

  史晋川曾在十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财产制度与婚姻制度》。他谈到,解放前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妻多夫的制度,即兄弟共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避税,“部落的头人向下面征税,是按照户征的,所以有一些家庭为了避税就两三个兄弟娶一个妻子,只要交一个税就可以了。从古今中外来看,婚姻制度和财产制度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调控导致离婚潮,可能是政策设计者对这一点没有很好地洞察。”

  建议政策模糊一点给民众选择空间

  要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刘志彪表示,唯一的办法就是模糊一点,才可以给民众、给家庭自主选择,才不会出现反效果。“就是所谓要行大道,政府要做大事情,小事情不要去干预。”

  沈明高指出,税收政策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政策,是比较稳定的长期政策,确实会影响到人的行为。中国调控楼市,导致离婚潮,法国向富人加税,导致移民潮。“有影响很正常,关键是减少影响。如果让人大立法机关来决定这个政策,相对来讲就会比较长期一点,所以我认为,税收政策对于微观活动的干预一定要小心谨慎,并不是说不能征税,但是出台税收政策的时候要通盘考虑。”

  热点之五 房产税

  房产税全面开征还在等什么?

  除了限购、个税、房贷等调控手段外,目前呼声较高的调控新政还有房产税和不动产登记制度。房产税能否成为稳定房价的“杀手锏”?而不动产登记制度又对调控房地产市场有何作用?

  房产税可解决“土地财政”

  虽然老百姓不愿意加税,但房产税势在必行。刘桓认为,国外房产税征收一大目的是解决地方的财政收入。房产税属于财产税,财产税的核心是要为地方政府解决收入问题。“我们现在地方收入主要是靠土地财政,但这不能持久,地总会有卖光的一天。所以要在不动产上下工夫,只要有房就有税,就有收入。”

  十年前刘桓在北京市地税局挂职时,曾经担任过四个月的物业税试点小组组长。在昨天的论坛上,他以当时的亲历介绍了试点过程中所遇到的若干难题。

  “一是产权归属,北京很多央产,房子卖给了个人,但在北京市没有登记,房子是谁的查不到。这种房子在当时有55%。第二是异地置业。第三是评估,谁去评估,大家是不是服你,这是大问题。第四,人员不够,香港估价师大概有几千人,中国有多少搞不清楚。第五,能不能全国联网。第六,房价涨,其实是地价在涨。但地不是我的,凭什么让我交钱?地价怎么剥离?我们10年前碰到的这些问题,现在我看一个都没跑掉。”

  不动产登记是为房产税做准备

  刘桓认为,目前国家提出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也正是为征收房产税做准备,可以解决房主是谁、异地置业的问题。“如果登记制度不完善的话,是执行不了的。所以国家规定在明年的6月30号以前,要完成全国40个城市不动产信息的联网互通,除了反腐的作用,查‘房叔’‘房婶’外,也是为房产税打基础。”

  增税的同时要减税

  高波指出,开征房产税的同时,要考虑清税、减税。“如果说要考虑开征房产税的话,应该把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现在的月收入3500元,提高到8500元。哪一个城市开征房产税了,就把起征点调一调。”

  同时,减税也包括在交易环节减少。“我们在买房的时候,包括开发商在建房时,已经对政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流转环节里面交了很多的税。所谓减税,意味着要减少税种,减低税率。”高波认为,普遍开征房产税,可能尚需时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黎礼强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4. 4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7. 7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8. 8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新闻推荐

  1. 1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2. 2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3. 3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4. 4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7. 7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8. 8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9. 9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10. 10时代中国境外债务重组最终截止日期延至12月31日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