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
余斌说:“我的设想,不管什么地方,不管经济处于什么水平,确定一个房价合理水平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比如,可以设定房价增长不能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可以设定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只要达到这一目标,房价就是合理。然后,要求地方政府通过调控,来达到这个目标。”
“房地产调控,不能北京感冒全国吃药。”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在厦表示,要重视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差异,加强分类指导,减少一刀切政策。
余斌昨日参加了2013年第六届厦门市宏观经济高端论坛,并作《当前宏观形势及政策剖析》主题演讲。上述建议,正是来自论坛上的声音。
谈房价
根据区域差异分类指导
“中国是一个大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程度以及房价的合理化程度都存在差异。”余斌说,如果用全国统一房地产政策来调控全国房地产市场,必然会带来很多地方难以适应的问题。余斌开出的对策是,应该强调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差异,加强分类指导,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的设想,不管什么地方,不管经济处于什么水平,确定一个房价合理水平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比如,可以设定房价增长不能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可以设定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只要达到这一目标,房价就是合理。然后,要求地方政府通过调控,来达到这个目标。”
“怎么调控?”余斌说,可提供一揽子“政策包”,内容涉及土地供给政策、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等,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情来选择合适的政策、目标。他说:“这样,房地产调控既全国相对统一,也强调区域差异,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会产生积极影响。”
说物价
“猪通胀”来了怎么办?
余斌的主题演讲,也涉及当前大家正关注的禽流感病毒。当然,他谈的不是如何防范禽流感,而是禽流感对今后的物价走势会有什么影响。
从3月份公布的数字来看,CPI的涨幅已经回落到2.1%,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对通胀的压力有所疏忽。”余斌说,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来说,成本上升、全球货币流动性的宽松问题,都带来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问题,尤其是最近生猪、禽类产品供求出现大幅度波动,将会对下一步的生产稳定、价格稳定产生影响。
“当然,我也认为,全年的CPI涨幅完全有可能控制在3.5%左右这一预期目标的范围之内。只是,我们要高度关注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面对眼下的禽流感,不少人不吃鸡肉、猪肉,而且在纷纷杀鸡。那禽流感之后,又开始吃鸡肉、猪肉的时候,鸡猪在哪?而且中国长期存在“猪周期”、“ 猪通胀”之说。他说,如果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价格波动会比较大。
“这个问题,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会有所突出。”余斌说,从小猪到出栏一般需要半年时间,目前,猪粮比价已显示养猪是亏损的,如果养猪进一步亏损,很多生产者会选择减少生产或关门,这会影响半年后的稳定供给。为避免这种情况,国家目前也采取猪肉收储等相关措施,相信会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另一个问题,人们普遍对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寄予很高的期望。余斌说,新一届政府正在着手一些重要领域改革,这些改革可能会对物价上涨带来一定压力。比如,水、电、油、气这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会带来相关产品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也会对物价走势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与节奏,改革措施出台之前,充分研究改革可能会对物价产生的影响,就可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