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第三产业已经占76.4%,二产22.8%,一产0.8%,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这样一个经济结构的城市如何可持续发展,是北京面临的首要课题。而这一发展在国内是空前的,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世界上有一些大都市跟我们国情不一、制度不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努力地从国情、市情出发,实践探索。——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
昨日下午,全国人大北京团举行第二次全体会,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北京必须正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以破解特大城市服务、管理的难题,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课题。
郭金龙表示,在城市的服务管理中,还应该主动解决和处理好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
至去年底人均GDP约1.38万美元
对于近年来北京的工作,郭金龙说有两条值得一提。一是紧紧抓住奥运筹办、举办的契机,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有了进一步提高。二是实实在在进行了以首钢搬迁为代表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北京还坚定不移地贯彻房地产调控。在这样一个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表现在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上,至去年底全市人均GDP约1.38万美元。
郭金龙坦言,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期待。为此,要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均GDP达2万美元,目前是1.38万美元,还得发展。
要处理好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
郭金龙说,北京还要认真履行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责,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努力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此外,还必须正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以破解特大城市服务、管理的难题,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课题。
郭金龙表示,北京作为13亿人口的国家的首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温总理报告中提出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课题。
郭金龙还提到,北京要不断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尤其要深化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城市的服务管理中,应该主动地解决和处理好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老有所养、生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这些热点方面,从不同角度又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常住人口的问题上,北京市也将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支招
科学规划城市群 解人口之困
昨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等特大城市,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和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2025-09-23 07:00
2025-09-22 20:40
2025-09-22 17:27
2025-09-22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