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盘集中入市,改善型楼盘入市节奏加快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银十”进入收官之际,开发商为抓住“银十”的尾巴,延续火力做最后冲刺。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继之前一周10盘集中入市后,上周北京楼市再有7个楼盘入市,分别为蓝光星华海悦城、长阳光合作用和中国铁建·青秀尚城3个刚需项目,以及上林溪、鲁能7号院、旭辉御锦和远洋万和公馆4个中高端改善型项目,7个楼盘项目累计新增供应612套。
尽管商品住宅整体供应量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增长,但近期改善型项目入市节奏却明显加快,已形成一波推盘小高峰。据统计,10月已入市的20个项目中,共有13个中高端改善型楼盘,占比达65%,比重较上月增加16个百分点。
对此,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表示,在楼市处于下行阶段时,政府对高价盘的预售管制有所放松,部分中高端改善型项目在经过几个月的蓄客期后,于下半年集中入市,是近期改善型楼盘供应量增加的重要因素。随着近期央行松绑信贷等多重利好的刺激,对于改善型人群有着较大推动力,预计后期将会有更多改善型楼盘项目的入市。
高姗表示,受楼市整体大环境影响,现阶段新开楼盘定价相对保守,多选择平价或低价入市,一方面让改善型置业者的选择面更广,可以根据置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楼盘;另一方面,由于楼市库存高压,项目之间同质化、楼盘产品规划等因素影响,并不是每个改善型项目都能获得购房者认可,赢得较好的销量,随着改善型楼盘项目的陆续推出,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区域内改善型楼盘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促使开发商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以吸引置业者出手,预计年底前项目价格上涨的空间十分有限,是购房者入市的好时机。
政策利好促购房者入市 北京楼市成交量连涨3周 改善型楼盘增加
随着近期政策叠加利好改变购房预期,以及在售项目“平价跑量”进一步刺激楼市购买力,北京楼市成交稳步回升。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10.20-10.26)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2989套,成交面积达30.38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上涨36%、41%,已连续三周强劲拉升。
上周成交的2989套商品住宅中保障房共499套、占总量的17%;自住房共签约1229套、占到41%的比重;纯商品住宅共1261套,占比为42%。由此可见,上周非市场化的限定售价的住宅产品已占到整体成交的6成左右,受此结构性影响,整体成交价格处于低位。据统计,上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 21908元/平方米,环比微降5%,创近10周新低。
对此,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表示,支撑成交量持续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于限定售价的保障房、自住房等项目的集中网签;另一方面源自央行信贷政策的放宽,上周,在扣除自住房和保障房后,北京纯商品住宅的成交结构一改以往刚需盘占成交绝对主力的局面,中端改善型产品销量异军突起。
据亚豪机构统计显示,上周成交的1261套纯商品住宅中,仅有375套的成交价格低于2万元,占到三成比重,成交价格在2万元-5万元的商品住宅则占到总量的66%。
高姗称,随着银行放松首套房贷评定标准,部分购房者由六成首付降至三成,再加上优惠利率的再度出现,房贷利率由最低1.1倍降至9折,两项金融优惠的叠加对改善型客群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后期部分定价合理的刚改项目有望销售提速,而市场成交热度的增加也将改善预期,有助于拉动更多处于观望中的购房者入市,受此影响,年底商品住宅成交量将迎来反弹。
22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